相关文章
友情链接

浙江湖州:温室甲鱼大棚拆了后养殖户如何转型

  日前,我们来到该镇东升村,110亩水田里的茭白已经长到2米多高,村民们正忙着收割,脸上洋溢着喜悦的笑容。过秤、打包……一辆辆大卡车满载茭白,运往宁波、江苏等地。这片茭白田的承包人是该村养殖户倪国芳,他告诉我们,其实这片茭白田里还“藏”着泥鳅的家园。“今年,我用茭白田套养泥鳅,田里不仅能收泥鳅,还能产茭白。除去成本和人工费用,一年收入有20多万元呢。”倪国芳笑着说。昔日的温室龟鳖养殖户,如今变成了依靠生态科学致富的创业人。倪国芳的这一转变,为东林近年来的农业生态转型写下了生动注脚。

  在去年启动拆除龟鳖大棚的同时,当地政府就对从事龟鳖养殖的农民推出了多项转行转业服务举措,其中“生态高效农业生产模式推荐”,就是根据当地养殖户的实际情况,量身定制的生态转型“菜单”,倪国芳就是其中的“点单人”之一。

  在拆除了自家的2个龟鳖棚之后,倪国芳转而从事茭白套养泥鳅的生态产业。他告诉我们,茭白田套养泥鳅成本低、效益高。“泥鳅可为茭白松土,提高茭白根系吸收能力,它们的排泄物还可培肥土壤,提高茭白的产量。同时,高温季节茭叶还可为泥鳅提供遮阳条件,促进泥鳅的生长,从而达到茭白、泥鳅双丰收的好效果。 ”

  对这套“生态经”,倪国芳津津乐道。而在5年前,他和当地大多数温室龟鳖养殖户一样,“牺牲了环境还要‘玩心跳’”。

  “那时候,几乎家家户户都养殖龟鳖,到后来利润越来越薄,行情也不好,价格就卖不上去了,有些年甚至还会亏本。”倪国芳告诉我们,“养殖时,傍晚烟囱里放出来的烟是很呛人的,对人的身体也不好。现在,棚拆除了环境也变好了,转产之后心里也舒坦多了。”“龟鳖的价格就像过山车,风险大,温室养殖还破坏环境。现在,我们积极引导养殖户转行,发展生态农业,效益好还不破坏环境。”该镇有关负责人说,“对条件相对比较成熟的区域,我们及时组织引导开发生态农业产业,加快土地流转,制定专门鼓励政策,促进农业增效,吸收农村富余劳动力。”

  倪国芳坦言,近年来,东林人越来越重视生态改善。他也意识到,应该从他们这代人做起,不能再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鼓钱袋了,要为后代留下“绿色财富”。